第七十章 赎俘虏性哥奇谋
忽然发现新人期也就剩几天了,请各位兄弟们多多给力支持呀!
自幽州平原联军毫无费力地攻下了清河郡和安平国后,沮授便建议刘备和公孙瓒稍作休整,同时也为往后的连番攻城大战而开始新的筹备。特别是刘备,除去平原守军不计,手上便只有一万人马,若是不多作准备,恐怕往后一旦折损起来,便难以恢复元气了。
虽然兵马比起公孙瓒和袁绍都要少,但曹性却可以很自豪地保证:若是双方只出一万兵马对战,那胜利的肯定会是自己一方。毕竟一年多才训练出来的一万人马,其战力自然非同小可,这和“浓缩便是精华”的道理是一样的。
而一年多没征兵所带来的益处,便是平原郡的百姓对刘备多了更多的爱戴,毕竟征兵频繁也是一件扰民的事,而刘备这一年多来的仁政,无疑让平原郡的民心更为凝聚。因此曹性可以毫无夸张地派胸膛保证:若是此时刘备当真需要征兵,恐怕郡里只要是没缺胳膊少腿的男子,都会争相前来应征。
不过不管怎么说,要谋取一州之地,特别是像冀州这样的大州,一万人马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因此在当初从平原出军之前,刘备便已让留守的张辽审配等人开始招募新的兵丁。而到了如今,平原郡里除了守成军外,也多了五千人的新兵。这样算来,刘备倒是拥有接近两万人的兵马。
当然,如果要统计实际战力的话,主要还是如今在清河郡的一万兵马,清河郡里毕竟新兵居多,纵使张辽会练兵,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在清河郡里整备的这几天里,曹性倒是每日都在烦恼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拿下”文丑和鞠义二人。
和华雄的状况不一样,在经过刘备几天来的“亲自慰问”后,曹性发现文丑和鞠义并非是“故意作状”,而是真的没有丝毫归顺的想法。对于此事,莫说是曹性,就连颇有智谋的沮授也是束手无策。而偏偏就在此时,袁绍派出的使者,却已经来到了此处。
清河郡甘陵城――城守府
此次袁绍派出的使者,说起来还是曹性所“比较熟悉”的;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历史上也和刘备“有过交情”,在袁绍败后也是选择了追随刘备的――陈震。
对于陈震此人,曹性还是有不少好感的,毕竟对方在历史上也算是蜀汉的“老臣子”了。虽说此时陈震还是袁绍的麾下,但曹性却有预感:若是他日击败袁绍,自家主公要收此人,恐怕也不算难事。
此次陈震的来意,可以说是简单明了:“刘皇叔,此次我主遣在下前来,正是为了向皇叔请教一下文文泰来,鞠为先二位将军的生死,还望皇叔不吝告之。”
对陈震的询问,刘备倒是很爽快地点了点头:“此二人皆为我军俘虏,不知孝起意欲何为?”
“这年头的人还真是够老实的。”见刘备和袁绍明明是对头,却这么“大方”地告诉人家文丑鞠义在自己手里,曹性心里倒是不免起了嘀咕。
听到文丑鞠义居然都还没死,而且通通都在刘备手中,陈震这下可真的是喜出望外,随即开口问道:“既是如此,不知……”
“做梦!!”曹性当下便一声打断:“文丑鞠义乃我军将士在沙场上浴血奋战所俘,此时又岂能因汝短短几句便就此放回?”当然,曹性其实明白陈震肯定不是来“空手套白狼”的,他之所以会表现出如此“反应”,就是希望能让陈震看到一丝“可能性”。
果然,陈震一听曹性这话,顿时便觉得还有商量的余地,当下连忙说道:“曹将军大可放心,我主遣在下前来,本就是为商议此事,若是皇叔有何要求,不妨一并提出,然后待在下回禀主公。”陈震的想法很直接:只要文丑鞠义还“在生”,那一切便有了挽回的机会。
“如此,请孝起先到客房休息,待我等商议过后,再请先生前来讨论。”在刘备的示意下,很快便有一名士兵上前请陈震随他到客房去,随即大厅内便只剩下了刘备,沮授和曹性三人。由于关羽,张飞,华雄,周仓都是“纯武将”,因此像此等交涉之事,他们自然是帮不上忙。
在陈震走后,刘备率先便问起了曹性的意见,毕竟文丑和鞠义都可以算是由他“一力擒获”的:“本善,依汝之见,那文丑鞠义之事,该当如何?”
见刘备问道,曹性也是大感“蛋疼”:其实用文丑去和袁绍“换”一些好处,曹性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对方也就是一徒有武力的莽夫而已。但鞠义不同,他脑子里可是有着曹性最为关心的“练兵之法”;若是就这样放回去了,未免有些可惜。但如果不放,自己又确实没有招降的本事,如此一来,当真是让人十分纠结。
想着想着,曹性倒是不禁想起了自己在“穿越前”所看过的电视剧以及桥段,毕竟在后世,类似“抓将降将“的情节可谓是多不胜数。如此仔细琢磨了一下,曹性倒是想出了一条“绝世好计”出来!
翌日――甘陵城城守府
“什么?五十万石粮草?!!”一听到这个骇人的数字,陈震差点就椅子上跳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