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8章 倭人入侵(1/2)

作者:牧野之云
君臣密会,张华、崔毖、王唊、墨异明、路最、秦卿、张郁青列席。

箕准道:“今辽军虎视眈眈,箕否、墨异明内乱难平,倭寇已破三韩,直逼边境,内忧外患如何是好?”

墨异明道:“为今之计唯有求救于辽郡都护府,以求庇护。”

张华道:“牧野无咎杀王浚、破扶余、征沃沮,有造反之心。朝鲜素来以中土为宗主国,介时大匜朝问罪,何以答复?”

墨异明道:“恰恰相反,臣闻燕王素有称帝之心。”

张华道:“历相召箕否入京,逼死太后和先王,诛杀国相路人,如今又要重蹈覆辙么?”

墨异明道:“你!你!你自辽东弃主而来,先王重用汝等。国乱之时,你却流亡海上逃命,是何道理?”

张华道:“若不请得北海水师,箕否已经弑主自立了。常闻外相奔走于辽郡都护府,是否勾结牧野无咎重演扶余、沃沮之事乎?”

箕准道:“诸位皆是国之梁柱,切勿争执。”

张华道:“事有轻重缓急,箕否狡诈狠毒,军威甚状,太子以抵御倭寇来兵为由,驻扎城外,静观其变。”

箕准道:“依张相所言。”

夜,秦卿率磨刀堂部众潜入城内伺机救出卫蒙。晨归来,言卫蒙已为箕否所杀。箕准大怒意欲攻城。

秦卿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今箕否与我等兵力相当,况且坚守城池,不可轻易动兵。”

箕准道:“朝鲜本是中土藩国,还请指挥使求教于燕王为我报仇。”

秦卿道:“太子赤诚之心,本使定当玉成,有三计。第一,请太子册封箕否为议政王,以宽其心,令其率军西击牧野无咎;再领王唊陈兵慈悲岭以防其箕否回兵。第二,请路最坚守板门店,此地易守难攻,必可阻挡倭寇。第三,本使为主帅,张华为均是入辰国,召集三韩溃散水军,击破倭寇水师。倭寇补给线全在水师,以舟師扼其路,则倭军粮草供应不足,全军皆溃,成败在此一举。”

箕准允诺。

箕否根基在江东六州,自觉难以撼动京城大局,又见大燕水师雄壮,遂自率军队向西,名为迎击牧野无咎大军,忠于新君,实则避祸。路最于板门店坚壁清野,据险而守,倭国乱军难以突破。

秦卿、张郁青、王唊、张华赶赴三韩,马韩王首领朴勋、辰韩王昔通解、弁韩王金望海各帅残部前来。

朴勋道:“倭寇已破三韩,直逼板门店!漆川梁之战,我三部水师200艘战船仅剩12艘板屋船,三韩可召民船200艘。如何与倭国对抗?不若放弃全罗道沿海,在陆路与之决战。”

秦卿道:“弃全罗道海域,此賊之所以为幸。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 ,幸生则死。本使亲率大军与倭国水师决一死战。况且天时、地利、人和乃胜败之本,伺机而动,可挫敌军。”

张郁青虽然也觉得实在众寡悬殊。但是他为秦卿大智大勇所感染,大声道:“天命归我,倭国必败,迎击倭国水军正在此时。”

秦卿道:“倭国水军势大,不可与之正面决战,唯有寻求地利以破之。”

辰韩王昔通解道:“鸣梁海峡宽80丈,两岸险峻,可据险而攻之。倭国远渡重洋而来,必以大型军船居多,鸣梁海皆浅海,唯有潮涨之时可渡大船。我等可在海峡内水底布下铁锁木桩,与潮涨之时,诱敌深入,而后然后趁退潮时用小船蚁聚袭杀。”

秦卿道:“本座在水师长大,素知潮汐之理,贼军乃岛国怎会不知?”

昔通解道:“鸣梁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