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零八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2/4)

作者:酱油拌历史
但大部分人乃是跟随诸葛亮刚刚南下,故而他们在刚听完马谡念完的军情之后,几乎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严峻的神色。

从情报中可知,南中四郡只有永昌郡尚未有明确的叛乱消息传来。

四个郡有一个郡未参加叛乱,这个消息听起来还算可以,但能跟随诸葛亮南征的人,都对南中四郡有着一定的了解。

在南中四郡中,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永昌郡都是四郡中垫底的存在。

而且他的垫底不是说与其他郡差的是一点半点,他们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十分大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益州等三郡算贫瘠的话,那么永昌郡几乎可以称之为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故而永昌郡是否参与叛乱,根本就不是一件值得安慰的事。

哪怕永昌郡是忠于大汉的,但永昌郡内的忠臣再多,他们也没办法为朝廷的南征大军提供半点助力。

从实际情况来说,益州三郡的反叛,等于是宣告了南中全境已然全部反叛。

千里南征已然是不容易,现在还要面对着如此棘手的局势,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会不感到忧心忡忡。

诸葛亮在看到众人脸上有忧虑的神色后,他倒没有出言宽慰众人。

目前南中的局势的确是颇为棘手,并且在渐渐朝着他最不想见到的态势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众人会心怀忧虑很是正常。

忧虑才会慎重,慎重才能不会放下大错,大战在即,诸葛亮觉得这一点十分重要。

只是诸葛亮还是将目光看向在座的一位白袍英武大将,然后他便开口问道:

“子龙领军镇守南安日久,对南中各势力想必了解不浅,当今南中叛贼势大,子龙可有计略败敌?”

诸葛亮询问的人,正是近一年来一直驻守在南安的征南将军赵云。

而赵云在听到诸葛亮的询问后,脸上立即浮现思索之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思索良久之后,赵云最后只是挺直身体,对着诸葛亮一拜答道:“臣一时之间并无良策。”

听到赵云的回答,诸葛亮只是挥手继续让赵云坐好。

虽然诸葛亮颇为期待赵云能给他提一些良策,但赵云无计可施倒也不会让他太失望。

凡人皆有所长,赵云跟随刘备多年,便是以“质性沉稳”四个字得到刘备赏识。

这样性格的赵云,防守才是他的长处,至于进攻毕竟不是他的所长。

在见赵云无有良策之后,诸葛亮又环视了一遍主帐内的诸将。

此番南征他虽然没有带太多兵马南下,但人才倒是带了不少。

李恢、张翼、马忠、马谡、杨仪等,皆是当今大汉俨有声名的一时俊杰。

可这些俊杰在看到诸葛亮带有期待的目光之后,却情不自禁的纷纷躲闪开诸葛亮的目光。

不是他们心中有鬼,是他们现在对当前南中棘手的局势,一时之间都没有太好的应对策。

在看到诸位俊杰下意识的反应之后,诸葛亮倒也没有动怒,他接着对在场诸人言道:

“吾意欲领军继续南下,进驻僰道,不知诸君对此举有何看法?”

听到诸葛亮的这个意图,在场诸将的脸上立即就浮现了劝阻之意。

率先出来劝阻诸葛亮的正是新任庲降都督李恢。

李恢字德昂,益州郡俞元县人。

建安十八年刘备征伐益州时,李恢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