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3章 深山藏古寺(2/3)

作者:石章鱼
要我们人工背上去?”

溥建道:“你先别忙着下结论,到地方看看再说。”

许纯良一猜这货中间就落了好处,不然他才不会那么劳心劳力地帮墨晗办事。

叶清雅之所以主动提出过来看看,主要是她害怕一个人待着,昨晚回去之后,整晚彻夜难眠,本以为回到京城,将自己封锁在工作室里,可以静下心来,事实上却更加烦恼。

今天出来也带有一些散心的性质。

许纯良见她脸色苍白,神情疲倦,就猜到她昨晚没睡好,递给她一块巧克力,让她补充点能量。

叶清雅道:“这里已经离开京城范围了吧?”

许纯良道:“我是个路痴,上次过来的时候是下雪,感觉环境完全不同了,不过方向应该没错。”

沿着崎岖的山路进入前方树林,听到树林中传来水声淙淙,转过前方山岩,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身穿灰色僧衣的和尚正在打水,拿着水瓢舀了泉水倒进桶里。

许纯良认出那和尚正是渡云寺的哑巴僧人。

叶清雅道:“纯良,你知不知道深山藏古寺的典故?”

许纯良摇了摇头。

叶清雅边走边说。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这位杰出书画家开设画学,亲自授课建立书画考试制度,亲自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

当时画院的考试标准是:笔意俱全。由他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目叫深山藏古寺。

这个题目听起来立意非常明确,也有画面感,可真正想画出彩也没那么容易。

有人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人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有人将寺庙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断壁残垣……这些可谓是宋朝最顶尖的画师群体。

赵佶看了一幅又一幅,却始终没有一幅让他满意的作品,正在他感到失望之时,有一幅画跃入他的眼帘。仔细端详了一番,宋徽宗连连点头称赞,感叹道,这才是魁选之作呀!

众人过去围观发现那幅画上根本就没有庙宇。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有飞泉流瀑。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在挑水。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

这幅画构思极其高明,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菜煮饭,洗衣浆衫,不难联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他的容身之地是座破败的古庙了。画面上只见深山不见庙宇,这就把藏字极为精确地表现出来。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而是因为构思平庸。

溥建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这个故事很有哲理啊,我时常在想,同样的生意别人能赚到钱,而我赚不到钱,不是我能力不够,是我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对。”

叶清雅淡然笑道:“人不一样,看待世界的方式当然不一样。”

哑巴和尚看到了许纯良,拎着水桶向他嘿嘿笑了起来,他记得许纯良,正是许纯良治好了通惠大师。

许纯良道:“大师别来无恙?”

哑巴和尚咧开嘴:“阿巴!阿巴!”

前些日子的大雨引发了山洪,冲毁了渡云寺的两间佛堂。

他们抵达的时候,通惠和尚正在岩石上晾晒着佛经。

看到许纯良:“出现在眼前,通惠欣喜道:“许施主,您怎么来了!”

许纯良笑道:“大师不欢迎我?”

通惠道:“哪里哪里,墨小姐说今天会有人过来,但是她并未提起是你。”

许纯良将溥建和葛光明介绍给通惠认识,通惠上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