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2/3)

作者:孤独麦客
不过现在土耳其人要求购买大量的火炮和盔甲用于改善陆军装备,以更好地和奥地利人、波兰人、俄罗斯人作战,东岸人对于他们的要求肯定不能不闻不问。好在他们将武器买过去也威胁不到东岸人,犯不着为此惹他们不愉快,卖就卖呗,反正多少也能挣一点钱。

哈桑提出苏丹禁卫军以及埃及地方新军需要购买总计六十门各型火炮、五百领盔甲以及少量军刀、工兵铲等物品,总价值1.4万杜卡特(约2.5万元)。这么点钱跟海军巨额造舰费用比起来完全就不值一提,因此双方也没有在价格上再多做纠缠,基本上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通过这两份海陆军事合作协议,奥斯曼帝国将从明年开始一跃成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大出口国和贸易合作伙伴。毕竟,这两份协议的总额实在太过惊人了,加上一些备用帆布、火炮、船材,此次和奥斯曼帝国达成的军事合作协议总额突破40万元是没有悬念的。

40万元的军购订单,再加上双边贸易,东岸共和国明年出口奥斯曼帝国一百余万元不成问题。要知道,今年东岸在法兰西销售了33万匹棉布,再加上一些军火、皮具,总额才不过75万元,即使明年再有些增长,估计也很难突破百万元大关。这样一来,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头衔势必要易主了。

协议达成后,双方一起共进晚餐。第二天,即12月6日,应奥斯曼人的请求,外交部的官员们带领他们参观了位于东岸港南城外海边的大鱼河海军造船厂。

别看大鱼河海军造船厂名字里带“海军”二字,实则是不折不扣的合资企业:东岸公司占股60%,工商部占股30%,剩下10%为员工持股,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你别小看这种方式,很多欧洲造船工匠可就是被这员工持股、分红所吸引而来的呢,这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先进的管理制度了。

海军造船厂内有两座船台,上个月“昆仑”号运输船交付给南海运输公司后船台便空了下来,如今正好可以为奥斯曼人开工建造战舰。这座船厂拥有技术员、工匠以及学徒五百余人,实力还算是雄厚。虽然比不上政务院的心头肉——镇海造船厂,可也是远近闻名的大船厂了,远不是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在新大陆的那些修船厂所能比拟的。

由于目前没有造船任务,船厂的技术员们正在给工匠和学徒进行职业培训。他们请来了自然科学研究院数学所和船舶设计所的双料研究员维维安尼来给大家讲解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的数学原理。给工匠和学徒们培训完数学知识后,维维安尼还要给船厂的技术员们讲解一些粗浅的流体力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建造船舶。

维琴佐.维维安尼,这位来自佛罗伦萨的小伙子,自从几年前和托里拆利一起来到东岸后,就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数学天赋。在自然科学研究院跟随几名穿越众中学数学老师学习了一阵数学知识后,维维安尼又跟一些物理老师开始学习力学。在这两个学科中都取得了不错成绩的他还学以致用,不但给国内建造的一些桥梁、建筑提供设计方面的指导,还亲自到两家船厂参与新型军舰的论证、设计,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如今,这个还不满18岁的意大利小伙子已经成了数学所和船舶设计所的双料研究员,前途远大。为此,国家情报总局已经暗地里将他上调成了一级保护与监视对象,确保将他牢牢掌控在东岸共和国的手里。

看到数百人坐在礼堂里一起学习、培训的场面,哈桑很受震动。他想起了奥斯曼帝国造船厂里那些薪酬微薄的造船匠以及奴隶苦工,再看看眼前这些充满了蓬勃朝气的船厂产业工人,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造船厂里大量使用的设计独特的滑轮吊杆、水力锻锤,先进的木工器械,裁剪整齐的船材以及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